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一
很早之前就想开启《琅琊榜》的剧评系列,今天终于来了。
只是没有想到,关于《琅琊榜》剧情的人物,我会从故事中的女N号——言皇后开始。
大概是因为在这个阶段,看过太多逆袭者上位的故事,所以特别想说一说“守成者”的故事。
而《琅琊榜》中的言皇后就是“守成者”的代表。
可惜,她的经历是失败的。
她之所以失败,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格局先输,非要搅合到她本来可以完全避开的朝廷纷争。
二
什么是守成者?
守成的原意是保持前任创下的成就和业绩。
放到个体身上,大概就是指一个人如何维持原先就获得的波峰状态。
言皇后这个人,前半生一直是向上走的状态。
她的人生,无须拼尽全力去逆袭。她只需稍费些力气,维持自己的地位,就可以得到一个顺遂善终的结果。奈何她不甘心,主动卷入纷争,成为悲催的废后。
所以说,言皇后是一个失败的守成者。
三
言皇后之所以能成为皇后,是凭借她出色的家世。
她的父亲是前任太师,门生故旧无数。不同的是,言太师的故旧不是为了结党营私而聚集在一起,而是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坚守,属于少有的实干派。
她的兄长言阙也是一位出色人物。言阙虽然常年求仙访道,远离朝堂,当年却也是一位风云人物。言阙本人和梁帝是少年好友,帮助梁帝夺得皇位,后又冒险出使敌国,靠一人之力舌战群臣,大破敌国联盟,化解梁朝危机,由此名震天下。
在这样的家世扶持下,言皇后的地位本来稳如磐石。
这股力量强大到,她和养子誉王一起谋反被废时,言氏满门得以保全。这固然有靖王生母静贵妃出面求情和言阙之功的缘故,却可以一窥言家在朝堂中的势力之大。
其次,言家的故旧门生并没有因为言皇后的选择而去刻意依附誉王。想来言家的势力本来具备一定的中立属性,而且他们也不认可誉王的能力和格局。
四
那为什么言皇后还能把自己的地位给弄得摇摇欲坠呢?
一个原因——格局先输。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记仇,还是迁怒式的记仇。
言皇后年轻时有过一位嫡子。那一年,京城突发瘟疫,言皇后的嫡子和惠妃之子同时染病。言皇后的孩子没有熬过来,惠妃之子挺过来了。
一死一生,令言皇后愤怒得很。
她从此恨透了惠妃母子俩,时刻用手中权力加以苛刻和刁难,比如不准惠妃看大夫,当众发火让惠妃在最短时间内抄两份经书。
言皇后的手段又不高明,旁人一看就知道是言皇后心胸狭窄,连梁帝看了都摇头叹气。
这种小肚鸡肠还拿不上台面的刁难,可见言皇后这个人无论是能力和心胸,都很有问题,一言难尽。
五
这就引出了第二点原因,她无法摆脱自己成为工具人的命运。
在琅琊榜的故事之初,言皇后、誉王和越贵妃太子一党,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势均力敌。
梁帝对此很满意。他的权谋之一,就是大搞党派均衡——朝臣不能铁板一块,他的帝位才能稳如泰山。
他属意的储君是太子一派。但是为了压制太子,他又把誉王交给无子的皇后抚养,把誉王扶持为七珠亲王。
在这样的局势下,言皇后没有选择置身事外,而是全力支持誉王,和誉王的捆绑越来越深。
言家在这场储君之争中,堪称无别无派,和言皇后的立场,泾渭分明。与此同时,言皇后的兄长言阙和言皇后关系疏离,几成陌路。言皇后就曾经嘱咐誉王,和言家保持距离。
一进一退,言阙和言皇后兄妹俩,越行越远。
六
言阙和言皇后兄妹失和,还在于当年赤焰冤案中,言皇后出了一个昏招——下场收拾情敌。
梁帝迎娶言皇后,是出于夺位需要,这无关欣赏和爱情,毕竟迎娶言家的嫡出小姐,很容易被视为一种得到言家支持的信号。
从男女感情上来说,梁帝最喜欢的女人应该是宸妃林乐瑶。林乐瑶入宫后,宠冠六宫,其子祁王还一度被视为是完美的继承人。
后来梁帝猜忌林家和亲子祁王,策划赤焰冤案。对于心爱的女人,梁帝一度心软,想要保全林乐瑶。林乐瑶性情倔强刚硬,宁可死也不愿意苟活。这期间,皇后和誉王没少干火烧浇油的事情。
宸妃林乐瑶其实是被迫入宫的。她的爱人正是言皇后的兄长言阙。因为这层渊源,言皇后失去了亲哥哥的支持。
从言皇后的言行和选择上,就可以看出,她的资质不足以让她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宫之主。她并没有继承父兄的智慧和品行,反而落于下乘。
如果她能有几分言阙的警醒和超脱,在这场宫斗中作壁上观,可能她到死那天都是高高在上的皇后,而不是跪在昔日被她欺辱的惠妃面前,听到自己最终的审判。
为什么说她的后位,本来稳如磐石?
一是她的家世太好。二是梁帝对她不过尔尔,也没有走到想要废后的地步。三是她的对手,比如静妃都不是冤冤相报之辈。
可以说,她当皇后的外部环境还算不错。
偏偏自己要努力上蹿下跳,最后跪在惠妃面前心如死灰,怪得了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