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有那么多山,为什么古代帝王封禅一定要 [复制链接]

1#

泰山基本形貌的形成距今已有三千余万年,泰山及其周围是中国东部成陆最早的地区之一。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地貌发育的过程中,造就了泰山南坡壁立万仞,山势峥嵘,地形起伏多变,杜甫所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奇观。

商周时期,泰山地区的经济仍然是当时先进地区之一。因而才有商代相土建东都于今东安;周武王分封太公吕望于泰沂山北麓,国号齐,都营丘(后迁临淄);周成王分封伯禽于泰山南麓,国号鲁,都曲阜。其封域当然是*治经济的要塞之区,富庶之地。生产力的发展首先使得鲁国成为东方强国;齐国至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成霸业。两国先后灭亡了邻近小国,从而形成了“齐鲁之邦”。两国国境西段即以泰山为界。

至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其时城乡繁富,人口众多,可见一斑。秦汉时期,泰山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新发展,“邹鲁滨洙泗……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众”,“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因此泰山南北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尤其邹鲁一带更出现了地少人多的矛盾。至后汉鲁地“地陿民众”,齐地号为“冠带衣履天下”。西汉时今山东地区人口达余万,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强;至东汉山东人口为万,仍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泰山地区古代经济文化的领先地位不仅引起了历代统治者的极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