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9月24日讯(通讯员薛鹏李阳记者刘丽媛)菜市场有了门禁,各个摊位都摆上了“自我介绍”,琳琅满目的蔬果肉禽有了“身份证”,居民们一眼能看透自家的“菜篮子”,这是南京市江北新区泰山街道目前已经打造完成的“泰山样板”。
升级改造后的菜市场
“泰山样板”具体是什么?泰山街道用实打实的具体案例作出解答。
陆续升级改造10家农贸市场,泰山街道让这扇朝向居民生活的烟火之窗一改往日“老破旧”,在居民们的多彩生活中靓丽登场。
在硬件环境有了明显提升的基础上,针对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和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街道要求市场对每家商户建立“一户一档”台账,每天进行测温、验码、登记,场内每天安排保洁人员清扫消杀2次以上;门岗安装监控探头,实时监测是否存在共享单车、电动车或携带宠物进场现象;针对熟食经营户,利用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其是否在操作时按规范佩戴手套、口罩。
经营户的好评与否一目了然,商品检测信息及时详尽,每天的菜价不用问也不用比较……这些都是升级后的“泰山样板”所具备的新功能。
在金久农贸市场的智慧平台综合管理端大屏幕,人们可以看见清晰的市场画像,市场当日菜价、热销商品排名、当日经营户交易排行榜、当日交易额、客流量、订单量、商品检测信息、不文明经营行为发生次数等信息详细具体。
走到菜场任意一个摊位,人们都可以在摊位前的电子显示屏清晰看见商户姓名、联系方式、经营品种、营业执照、市场指导价、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