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会是中国最大、最神秘的商会么?
泰山会于年创立,截止到年1月正式注销,共持续运行了27年。期间泰山会名流云集,“中国企业家教父”柳传志、“中国创业教父”马云、“中国保健品教父”史玉柱、“中国地产教父”冯仑等都是泰山会的正式会员。
泰山会准入门槛很高,需要经过两名正式成员介绍、全体表决批准后,才能成为泰山会预备成员,预备成员满1年后,才能成为正式会员,而且每年泰山会的新增成员的名额只有1名。
泰山会每年举办一次聚会,聚会时约定不录音、不记录、不邀请当地领导,更不对外宣传,活动内容也保密从来不对外公开。泰山会也因此被外界称为“中国最大、最神秘的商会”,是中国商界最有实力的“人情圈子”。更有网友称泰山会为“中国的骷髅会”。
不过泰山会成员、万通董事长冯仑在接受采访时却说:“没什么神秘的,就是一帮老男人的私人组织。”
既然如此,泰山会为何还要解散呢?
一、加入泰山会,有何“好处”
1、圈子内的资源共享
一个人能走得远取决于你和谁同行。“资源互助式”的商会就是一个“小圈子”,加入圈子意味着拥有更广泛的人脉。泰山会也不例外。泰山会可以帮助会员企业资源整合、交流行业信息、判断市场风向。
年,卢志强、柳传志、段永基几人预见住宅商品化的未来市场,抱团成立了光彩投资,并收购了南油物业。靠着南油物业,他们吃到了房地产市场上的第一批红利。
同年,董文标筹划民生银行,泰山会成员积极响应。冯仑、卢志强都是民生银行的原始股东,后来,史玉柱在解决巨人大厦的债务问题后,也重金入股。
2、互帮互助的利益共同体
“泰山会”成员不仅能资源共享,有时也能“雪中送炭”。
年,史玉柱旗下上市公司世纪游轮计划以亿元的交易对价收购以色列游戏公司Playtika。多亏泰山会的“朋友们”出手相助,史玉柱才将资金凑齐。泰山会成员其一是支持自家兄弟,其二则是利益驱动。
年,号称“人工智能游戏第一股”的Playtika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上市后最高市值达亿美元,史玉柱及泰山会成员在这次交易中心赚得盆满钵满。
泰山会绝非简单地“老年俱乐部”,无利不起早,利益的联盟将泰山会成员们紧紧困在了一起。
二、泰山会解散原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江湖就会有说再见的一天。泰山会解散主要有两个原因:
1、背离设立初衷
泰山会原身是年成立的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由华怡芳创建,初衷是”为民营企业家提供交流平台“。但随着协会更名为“泰山会”,柳传志成为泰山会会长后,泰山会逐渐演变成了“精英企业家联盟”。泰山会也逐渐远离了市场、远离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视线范围,这与“泰山会”的创立初衷背道而驰。
2、马云卸任、群龙无首
泰山会内部利益牵扯复杂,成员间的分歧由来已久。柳传志辞任会长后,马云曾短暂代理“会长”一职,但也很快卸任。泰山会找谁做领头人才能服众?谁既有能力、又有威望?这个问题泰山会一直无法解决。
因利而聚,因利而散。一旦利益联盟无法巩固,“和平解散”已经是泰山会的理想归宿了。
泰山会是精英阶层们“抱团取暖”、巩固市场话语权的典型案例,但随着商业社会的进步,“精英们的小圈子”已经成了阻碍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因而泰山会的解散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三、曹德旺:我和泰山会“玩不到一起”
有人对泰山会趋之若鹜,自然也有人对泰山会“不屑一顾”。
“中国首善”、“玻璃大王”曹德旺曾直言:自己没有什么朋友。泰山会成员都是企业界和经济学界的,和他们“玩不到一起”。
作为曾经的泰山会成员,段永平离开泰山会的理由是:“没啥意思,各怀心思,也没人打球,也许是我太不合群了。”
曹德旺和段永平的批评针对的是泰山会本身,而非“商会”这种组织形式。这不由得让人思考,“资源互助式”的商会如何能真正地服务于更多中小企业家呢?
坦白讲,很难。
因为再小的商会随着实力的壮大,都会形成以“头部”会员为首的精英组织。拥有强大资源的企业就像是一个黑洞,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复制能力。中小公司想在同个行业发展势必会向这些“巨头企业”靠拢。
比如美国沃尔玛公司,作为中小零售商或者供应商,想吸引客户或者扩大销售,则必须加入沃尔玛的销售体系中。
给中小企业留的路并不多,要么臣服、要么退出。这也是美国出台《反托拉斯法》的根源。
四、结语
商品经济时代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21世纪的第3个10年”是后信息时代的关键窗口期,经济发展的目标逐渐从求量、求快,过渡到求质、求稳。谁能把步伐慢下来、将品质提高上去,谁就能占领发展先机。
商会也应沉淀自身、逐步转型,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行稳,方能致远。比如马云的“湖畔大学”如今已更名为“湖畔创研中心”,搞研究总比搞资本运作更务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