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惜吾,本文原创,禁止抄袭!
泰山信仰是有关“生”的信仰,也可以理解为生命信仰。对“生”的关照,始终贯穿于泰山信仰的方方面面,诠释着个人与社会核心价值的存在。尊重生命、尊重生命创造、尊重生命价值,是泰山信仰的本质所在。
泰山信仰源发于对太阳的崇拜,太阳是世间万物的初始者,而由太阳运动所引发的阴阳观念是对生命发生的概说。由此而来则是对天地的崇拜,对天地的崇拜是尊重生命本源的形式表达。天地崇拜是自然崇拜中最基本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天地是至高的、神圣的。对于天地的信仰始终是最具影响力也是最为普遍的信仰。天、地作为与阴阳对应的范畴,是生命的缔造者,封禅是对天地恩德的答谢。
泰山信仰为传统的天地祭祀奠定着模式,表现为最高形式的泰山封禅。泰山封禅“开天地并祭之先河”,其制度延续数千年。而在中国传统宗教至上天神及后土地主的形成演变过程中,泰山无疑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
泰山信仰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包括宗教信仰、非宗教信仰,也包括具有宗教思想终极于生存、生活愿望的民间信仰。宗教信仰以“神”的观念为核心,以群体的形式信仰为特征并有相对的制度化;非宗教的信仰,以人的自身为核心,以个体价值体现为特征,是有关于人生的理想。民间信仰则是介于两者的对于生活生存的信仰,是神灵观念下生活行为、习惯的民生精神活动。
一、封禅祭祀—特殊形态下的宗教表达
泰山的宗教史,就是泰山的祭祀史。天地信仰是泰山祭祀的基础,对统治者而言,泰山祭祀的表达在于始受“天命”,泰山成为天子与天相沟通的阶梯。封禅由“巡守”发展而来,巡守是部落联盟时期的一种礼制。封禅是在巡守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更大更重要的祭祀礼仪,是一种特殊之态,是德洽天下的象征。
在泰山祭祀中,天神、地祇是崇拜的主体,以其祖先崇拜为补充,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天子垄断祭天的权力,表示他是天神在人间的唯一代言者,是天子代天以治天下。天子主祭昊天以先祖先王配,则表现着他是这个宗族的唯一的合法继承者,这是祭祀宗法伦理化的结果。以祭祀行教化,祭天地以布政德,构成封禅祭祀不可缺少的社会内容。
泰山祭祀的组织系统有其特殊性。由于泰山祭祀统由“天子”掌握,由国家政权机构来维系,在这里宗教组织与国家组织是重合的。整个祭祀的活动中,皇帝是朝廷之主,同时也是最高的宗教主持;朝廷官员,同时也成为宗教仪式的执司者。从上到下,形成一个有机的宗教组织系统,即是用一个国家的行政行为,完成一个国家的宗教行为。
二、“重于泰山”—人生社会理想的价值取向
这一信仰的对象主体是士大夫,也就所谓的知识分子阶层。“士”在古代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春秋战国之际“士”的崛起无疑是中国文化“轴心时代”最有影响的生力军。“正是它们,造就了古代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以后数千年思想发展的基础”。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始终以恢复周礼为己任,泰山在他的眼里就是礼的象征,他尊崇泰山,维护礼制。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谈孔子常常与泰山并论。庄子,作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他认为泰山是大而极的象征。管子是法家的先驱人物,泰山封禅之说就首见于他的《封禅篇》,在他的眼里,泰山是中国历史最显赫的先王、圣王才能去的地方,泰山封禅是理想社会状态下的一种神圣礼仪。同是法家思想代表的韩非子,他认为泰山有其自然的高大,更有着崇高的社会标记性。而墨子、吕不韦等人也对泰山推崇备至。
在诸子百家眼中,泰山是一个大而信的形象,是一个理想的标杆。春秋战国之所以有百家争鸣,是各诸子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认识而引发,但对泰山都表现出如此的一致性,实属难得。诸子百家作为社会知识阶层的精英,他们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论及人的品格、志向、操守,用泰山作为比拟对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信仰价值选择的结果。“重于泰山”,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完美融合的标志。“泰山北斗”,则是一种人格尊重,是人生修养方向的一种定位,同样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选择和肯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泰山以其雄伟高大的形象与厚重亲和的博大精深,履行着“高山”的责任,并取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
三、国泰民安—民间阶层的生活诉求
民间的泰山信仰,始终与生命有关,泰山是生命的保护神。中国有五岳真形的种种说法。泰山属东岳管理“世界人民”之事。东岳与其它四岳最大的区别,是职司世界“人”事。其主要内容:第一是生与死;第二是贵与贱;第三是寿命之长短。
岱庙“有求必应”牌匾最能体现民间信仰的活动是庙会。庙会因信仰而“会”,参加者不分地域、阶层,不计贫富、性别,具有全民性的特点。泰山庙会主要是祭祀东岳之神之会。金、元两代是东岳行祠稳定发展时期,在传统的祭祀中,东岳神祀占着很大的分量。当祭祀东岳神时,人们在这里可完成生活的诉说,有兴奋、有苦闷、有祈求、有报答,精神得到慰藉,心理得到满足……信仰是朴素的,情感是真挚的,无论你出身如何,也不分贫富贵贱,人们在泰山信仰中都能找到精神的慰藉与寄托。“国泰民安”,成为泰山信仰的“终端”关怀。
泰山信仰是关于生命的信仰。天地是生命及其生命价值创造的本源,天地祭祀也就成为最大、最重要的内容。泰山信仰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演进,最终成为社会所认知的通行信仰,它的价值既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秩序之中,又显现于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日常生活之内。尊重生命、尊重生命创造,泰山信仰对中华民族传统信仰的贡献,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