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华文明历史和一座山紧密相关不是昆仑山,
TUhjnbcbe - 2025/4/10 1:02:00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www.yushiels.com/m/

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一座山至关重要,甚至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可能有人认为是昆仑山,因为中华文明就发源于昆仑山。这当然是错的。中华文明发源于昆仑丘,而上古时候的昆仑丘,根本就不是今天的昆仑山,那只是一座小土山。

可能有人认为是泰山,因为历朝历代的帝王,很多都会去封禅泰山。但其实那是夏朝以后的事情了,在夏朝以前,尤其是大洪水之前,不但不会封禅泰山,甚至连当年的那一座山根本就不叫泰山,而名叫泰山的山,居然在今天的山西省境内。

可能有人会认为是岷山。因为颛顼和禹都在这里出生,而他们后来都成为杰出的帝王。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在这座山出生并不代表这种山在文明史上就非常重要。

中华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山名叫钟山。当然这并不是今天的钟山,也不是“钟山只隔数重山”的钟山。上古时候的钟山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

要介绍钟山,还得先了解峚山。峚山在钟山的东部,黄帝曾经在这里用丹木培玉,用来作为过往的神的食物。

从峚山到中山有四百多里。《山海经》是这样讲述的:“自峚山至于锺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就是说两座山之间隔着一个湖泊,有很多古怪的鸟兽鱼,都是其他地方没有见过的。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山海经》里的怪鱼怪兽怪鸟多如牛毛,然而在《山海经》作者的眼里,它们并不稀奇,那都是当时比较常见的动物。连作者都说是奇鸟、怪兽、奇鱼,可见这个大湖以及周边的生物的确非常少见,或者说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

《山海经》是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考察各地被大洪水淹没的状况的时候,一路向人打听大洪水发生之前的事物,然后记录下来形成的一本书。而从峚山到中山之间的路上,有着人们很少见过的动物,原因其实很简单。并不是这些动物本来就少见,而是这条路一般人是不能走的,这个湖一般人是不能进入的。

因为这两座山实在过于神圣,是上古时代的神经常经过的地方。人神殊途,一般是不能走同一条路的。所以这些动物很少被他们看到过,因此觉得稀奇古怪。而《山海经》也只写出了这些动物的怪,并没有指出到底是什么动物,这些动物都叫什么名字。因为这些动物基本生活在人世之外,很有可能就没有命名过。

黄帝在峚山培玉,只是其中的一半程序。另外一半程序是要把半成品的玉放到钟山的向阳坡。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透明的玉逐渐浑浊,并且散光,五颜六色,看起来更加璀璨。这个时候培玉的过程才完成了,而这种玉才是人间极品,也是天地鬼神最喜欢吃的。

之所以放在钟山的向阳坡,一方面当然是为了阳光照射,另一方面,应该是钟山南坡的土地里有一种不常见的元素,一种稀有元素,可以和玉发生反应,因此让玉变得更浑浊。玉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硅,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很不容易和其他元素发生反应。但是除此之外还有水分以及其他元素,这些元素和中山南坡的稀有元素发生反应之后,改变了玉的外观。

我们不知道黄帝到底用了多长时间来培玉,也不知道是连续的还是断断续续的。我们知道的是,他所培育出来的玉,除了被天地鬼神吃了的之外,还留下了很多稀世珍宝。

《穆天子传》讲到河伯柏夭给周穆王看的河图,上面记载了“天子之宝:玉果、璇珠、烛银、黄金之膏”。这其中的玉果、璇珠、烛银、黄金之膏其实都是玉,而且都产于钟山,所以都是黄帝培育出来的。

天子之宝,也就是天子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当然也是权力的象征。因此这些宝贝堪称镇国之宝。能够用作镇国之宝的,绝对是世间少有,一般人得不到的宝贝。所以古时候的天子在传位的时候,都要把这些宝贝一代一代传下去。《尚书顾命》记录的就是周成王向周康王传位的情景,“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布置仪式的时候,把这四样东西摆放在靠东的墙边。而所谓的大玉、夷玉、天球,就是《穆天子传》提到的玉果、璇珠、烛银。所以这也是天子传世之宝。

中山的神圣就在这里。它出产的物品,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是帝王代代相传的凭据。而正是帝王代代相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所以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钟山是最重要的一座山。

当然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不知道钟山到底是哪一座山了,虽然山上产的宝物还在代代相传。原因有二。第一是在大洪水之前的地球震荡中,有一些山整体坍塌了,就算没有整体坍塌的,也已经面目全非。第二个原因是,从黄帝时代到周朝,已经经过了一千多年,很多山水的名称都变化了。变来变去,人们就搞不清楚当年的钟山到底是哪一座山了。

而大玉、夷玉、天球,到后来也竟然失传了。具体失传的时间也不可知。可以确定的是,作为宝玉,这些东西今天依然在我们这颗星球上,到底在哪一座墓里埋藏着,这已经不得而知了。当然,如果这些宝贝能够出土,那是各个价值连城。#山海经#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文明历史和一座山紧密相关不是昆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