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独尊——泰山,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张养浩在元曲《登泰山》中写道:“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人来写诗赞美和表达对泰山的喜爱。
泰山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长清、肥城、泰安之间。其南麓始于泰安城,北麓止于济南市,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7米。泰山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又是天然的艺术与历史博物馆。此山经常是皇帝设坛祭祀祈求国泰民安和举行封禅大典之地。第一个在此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在泰山封禅祭祀被人认为是天神必将赐予吉祥的“符瑞”,这便形成泰山大典的历代传统。
岱庙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们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的地方。他还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并称四大古建筑群。
泰山泰山的初冬,像洗尽铅华的女人,褪去了金秋的多彩。远眺,原先自天坠落的瀑布,没了。裸露出一条条川峡,被刷洗得牛仔布似的净白,像美人的泪痕。满山遍野灰蒙蒙的一层,那一层是落尽缤纷树叶的枝杈,枯了,原先绿海般的松涛,就显得那么稀薄,凸现出嶙峋瘦骨,一垒垒,怒目金刚似的;一块块东斜西歪,英雄醉酒似的。二百二十年前的一个深冬,文坛巨子姚鼐与一友,冒风雪登泰山,他看到了“苍山负雪”的雪景与日出,留下千古佳作《登泰山记》,可惜“雪与人膝齐”,他无法领略一无遮掩的泰山裸体雕。
泰山初冬的后石坞,四面环山,无风,阳光密匝匝不留间隙地洒满前胸,甚于拥抱。倘若有石凳坐下,抱袖垂首,背脊暖暖的发痒,昏昏入睡,直至歪头溜下一线垂涎。
下山的小径,落满枯枫的红叶,点缀着黑黑的松果,推开道旁小小僧房的挂铁环木门,惊起一院缩颈孵太阳的小雀,栖立院墙一排,歪着头,吱吱喳喳,在空山显得格外的脆亮。满地卷边的枯叶皱巴巴的,稍有风起,翩翩起舞,甚至竖起旋转起舞。“沙沙沙……”让你听出干乎乎的山。
初冬的泰山,罕有人迹,那石径旁、暗红色的僧院道房,水门虚掩,像废井似的。推门而入,最喜欢满庭草长,一片荒寂。这个世界红尘滚滚,越来越繁华越来越浮躁,若有一些无人的庭院,煮一壶山泉茶,一二知己围坐石桌石凳,抵掌琐谈前贤旧迹,或砰然落子对弈,偶有鹿窥,这样的尘埃落定远离尘嚣的境界,当今世间何处可得?
泰山诚然春天有漫山遍野的连翘花黄灿灿,桃花红艳艳;夏天有瀑布倾天陨落,溅起一朵朵掬不起的碎玉;春夏的泰山是丰满的,秋季的泰山是滋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