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3日下午,晴,十八盘盘道,风紧,被汗浸湿的后背感觉到阵阵凉意,下意识的拉紧了上衣,赶紧披上从山下买的雨衣,既能挡风,还能遮雨,还可以御寒,真实用!就要开启征服十八盘之旅了,心里还有些迫不及待,开山(又叫云山)到龙门名曰“慢十八”,就从开山开始吧!
泰山十八盘实事求是的说,由于平时较少锻炼,走到十八盘景点,体力已经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全凭意志坚持吧。双腿机械地向上挪动着,多亏了在中天门买了登山杖,这时候吃上劲了,加上“慢十八”的坡度相对比较平缓,盘道比较宽阔,甚至比上中天门的一段还要好爬。一路缓步走着,攀登速度也快了不少,两侧峻拔陡峭的崖壁被我们甩在了身后。
紧十八终于到了龙门坊,向上这段盘道叫“不紧不慢十八”,是整个十八盘盘道距离最长的,坡度较大,50度左右,爬起来更吃力了,耐力不好的游客在此处要歇歇脚了。这时再也无暇顾及盘道两边的美景了,只是一味地弓背、低头、迈步。攀登这一段就不要专注看景了,所谓“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了”,风景虽好,安全第一!
升仙坊当大汗淋漓地爬到升仙坊,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这儿山势陡峻,回望山下,白云缭绕,整个人置身于云霄仙境之中,感觉到飘飘然已是神。应了李白那句“四月上泰山,石坪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不紧不慢又十八这儿到南天门这段盘道就是有名的“紧十八”,为安全起见,大家相互提醒着,左手拐杖,右手抓紧盘道旁边的扶手,感觉盘道坡度都超过60度了。脚下的石阶明显陡峭起来,向上攀爬的游客都小心翼翼的慢步缓缓向上攀登,嬉笑声明显少了,惊呼声瞬间多了。大家都不说话,只是盯着脚下的路,别说照相留念,就连抬头看的工夫都没有了!真是名不虚传啊!
南天门终于登上了南天门,只见天门两侧峭崖对峙,东侧是飞龙岩,西边为翔凤岭,南天门就矗立在两峰的狭口之上,相传由元代道士张志纯创建于中统五年(年),为泰山标志性建筑。诗人李白“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的“天门”指的就是这儿。站在南天门向下望去,十八盘像是天梯一样蜿蜒着挂在天上,在缥缈的云雾中,忽隐忽现,荡来荡去。真是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惊叹于前人的奇思妙想,造就了这堪称传奇的世纪工程、民族瑰宝!
斑驳陆离的南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