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
TUhjnbcbe - 2025/7/27 15:59:00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做的好 http://www.znlvye.com/m/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重点知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艺术手法

一、《静女》通假字:

1.爱而不见,爱,同“薆”,翻译为“隐藏”;见,同“现”,翻译为“出现”。

2.说怿女美,说,通“悦”,翻译为“喜爱”;女,同“汝”,指彤管。

3.自牧归荑,归,通“馈”,翻译为“赠”

4.匪女之为美,匪,同“非”,翻译为“不是”;女,通“汝”,指荑。

二、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词

1.纤云弄巧,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巧妙的图案”。

2.小楼昨夜又东风,东风,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为“刮起了东风”。

3.周栏玉砌应犹在,玉,名词用作状语,翻译为“用玉”。

4.兰泽多芳草,兰,名词作动词,翻译为“长着兰花”。

5.同心而离居。同心,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

6、飞星传恨。恨,古义,愁苦,今义,仇恨,怨恨,悔恨

三、高考高频考查的字词

1.俟我于城隅俟,俟,翻译为“等待”。

2.求之欲遗论谁,遗,翻译为“赠送”。

3.只是朱颜改,颜,翻译为“容颜”。

4.飞星传恨,恨,翻译为“愁苦”。恨,还有“遗憾”之意。

5.忍顾鹊桥归路,顾,翻译为“看,回头看”。

6.贻我彤管,贻,翻译为“赠,赠送”。

四、重要艺术手法

《静女》

1.重章叠句,反复吟唱。各章之间只有少数词语不同,大部分句子相同或相似,诗歌富有回环往复的节奏美和音乐美。

2.双关手法的运用,“女美”“美且异”表面上是夸赞彤管和美草,实际上是赞美女子。

3.顶真手法的运用“贻我彤管。彤管有炜”“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涉江采芙蓉》

1.设问,“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2.借景抒情,反衬手法,“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

3.白描手法,“兰泽多芳草”“长路漫浩浩”,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

《虞美人》

1.比喻、设问多种修辞手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人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对比融为一体。表达忧思难平和无限怅恨之感。

《鹊桥仙》

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1.拟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在牛郎、织女相会佳期,彩云都来为他们“弄巧”,,流星也来为他们“传恨”。

2.对比,“一相逢”与“无数”“久长”与“朝朝暮暮”表现了牛郎、织女的忠贞不渝的爱情。3.比喻,“柔情似水”形象地写出了牛郎织女相会时温柔缠绵的情意;“佳期如梦”极言相会时间之短暂,表达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复杂心情。

4.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为写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均为议论,“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为抒情。

《登泰山记》重点知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句式《赤壁赋》必掌握重点知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句式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师说》中的词类活用整理《登泰山记》备课资料(学习资料)
1
查看完整版本: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