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怎样欣赏奇石二
TUhjnbcbe - 2025/8/4 19:42:00

奇石贵天然

“石玩的艺术概念,它的艺术价值的核心,是不能注入更多的人为因素。严格的讲,命题都涉及人为强加给它的符号与标签。”(张源《石文化要加强理论建设》)

“天然石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带普遍性,但是不宜苛求它符合自己其实有限的完美标准。倘若对它采取轻率的改造态度,其结果只能阻碍人们对它那尚未被人发现的审美特征的新发现。”(王朝闻《中华奇石》“前言”)

“以小寓大”

“现代石文化界通常所说的石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宏观石文化高度凝缩的缩影,是以小寓大,以少寓多,思尺万里,所谓芥子乾坤的典型。”(游国权《论宏观石文化在泰山石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虽然九洲之外复有九洲,五岳一拳犹可芥纳。若作是观,则齐安小儿江头数饼已具有嵩华衡岱微体矣。”(明·林有麟《素园石谱》“自序”)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明·文震亨《长物志》)

“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覶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唐·白居易《太湖石记》)

联想、体验、想象

“在我看来,观赏石不论大小,它可能引起人们的爱好有复杂原因,人们的联想、体验和想象,不能不作用于人们的赏石活动。”(王朝闻《中华奇石》“前言”)

循序、渐进、提升

“从崇尚自然,到赏石悟性;从欣赏其形象、质地、色彩等形体美,到领悟其气质、神韵等意境美。”(苏雪痕《石文化溯源》)

“鉴赏奇石至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

①入门之前,看石是石,不见物象。

②入门之后,好奇心减弱,对石有情。

③高级阶段,物象退居次要,石头本质之美与人的诗心合一,神与天游,趋于无极。”(柯文辉《以石为师》)

“观赏石的创作规律是:发现——构思——题名——欣赏”。(张守强《观赏石的收藏及美学价值》)

“相石者,当是品石之初识之道,则常以某石之象某物而涉动爱石之情,进而则应以此为基点,再寻悟石之内在气神貌韵方可功之。……赏石,当基于相石与品石之上。赏为最高精神之幻化…。”(孟昭贤《赏石篇》)

“从低级向高级的赏石过程,可将石道用‘和、融、空、悟’概括为四个阶段,亦即四个层次和境界。……‘和’,人石和谐之‘和’。‘融’,心石交融之‘融’。‘空’,大自然在虚无空灵态之‘空’。‘悟’,大彻大悟之‘悟’。”(甘丹《赏石新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欣赏奇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