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孔子与泰山之四孔子回报了泰山什么
TUhjnbcbe - 2021/3/22 0:31:00
北京皮肤科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28.html

孔子一生钟情于泰山,自任泰山,青年学礼取义,中年推仁践和,壮年上下求索,暮年瞭鲁小天下,一生在泰山脚下吸收上古文化的营养,使他在*治、文化、教育、礼仪、经济、*事等方面建树颇丰,那么,孔子回报了泰山什么?

《孔子与泰山》系列将分六期介绍,让大家感受研制《踏着孔子泰山汶河足迹研学旅游》课程,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之一:孔子

之二:泰山

之三:泰山给予了孔子什么?

之四:孔子回报了泰山什么?

之五:孔子在泰山一带的著名活动

之六:孔子因泰山而圣,泰山籍孔子而高

01

为泰山命名

“泰山”、“泰安”的名字都来自孔子。

泰山上古名“岱宗”、“大山”“景山”“岱”“嵩山”。“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孔子作《易传》给泰卦“上善若水”的功能后名泰山,泰安之名也来自孔子。

孔子序《书》,《虞夏书》《商书》、《周书》中的大部分记载的都是发生泰山的史实。孔子删的《诗》保留了36首泰山地方名作,孔子修《春秋》主要以鲁《春秋》为据,记载了大量发生在泰山的诸侯会盟、战争、气候变化、灾异、人物。孔子定的《礼(乐)》已成为泰山民俗。

02赋泰山真龙功能

泰山“真龙天子”的功能来自孔子,东方巨龙或许由此诞生。

古代中国先民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帝王告祭的神山,古人让这座名山代表天上及人间的最高权威(天帝,天子)监督诸候,考课功德。

孔子为《易·震卦》作《传》给了泰山出“真龙天子”的功能。孔子的“名山大川纲纪天下”之说赋泰山国山之尊。孔子考封禅礼总结,自周代以来,最高统治者祭泰山之举,已立下了规矩,只有天子能祭、诸候不能祭。汉武帝、武则天都曾逡巡在河南嵩山郊祭,透露出封建最高统治者曾有过改封他山之念的信息,但有了孔子赋予泰山的功能,连最高统治者也不能撼动泰山的权威了。

03规范封禅国礼

帝王在改朝换代并致太平后要封禅泰山,封禅活动要由国君举行,诸侯以下举办是不合礼节的。

历孔子一生以周公为榜样,以恢复周朝*治和礼乐制度为己任,准备随时辅弼国君实现这一主张,则封禅大典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国礼。封禅的内容,就是在泰山极顶筑土为坛来祭天,以报答天功,叫封;在泰山脚下梁父山祭地,以报地功,称禅。这种隆重庄严的封禅大典有一套神圣而严格的仪式,这对十分重视礼乐制度的孔子有极大的吸引力。《韩诗外传》记载:“孔子升泰山,观易隆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孔子泰山考封禅礼也有不少遗憾,封泰山,禅梁父,可得而数,七十有二。因封禅的帝王众多,礼仪各不相同,又秘而不传,所以孔子叹惜“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彰矣”。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反复对照,发现历代封禅的具体仪式差异很大,为他掌握封禅礼仪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历代帝王在改朝换代,并致太平以后,都要封禅泰山,以示受命于天,四海率从。封禅与祭山活动都要由国君举行,诸侯以下举办是不合礼节的。

但有一次,鲁国掌权的季孙氏却要“旅于泰山”。这在孔子看来是十足僭越擅权的“无礼”行为,《史记》说“仲尼谶之”,《论语》记孔子十分气愤地将自己的学生,当时做季氏家臣的冉求叫来,问他“汝弗能求与?”冉求回答“不能”、冉求知道自己以一个家臣的力量,阻止不住季氏这种越礼行为,孔子同样也是无能为力的,他只好长叹一声,说出“鸣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04诞生仁*思想

苛*猛于虎催生了孔子的仁*思想,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苛*猛于虎的故事,就发生在泰山脚下今天的虎山公园,一个妇人,公公、丈夫、儿子丧命虎口,是何等悲哀,却宁愿住在山里,只为逃避那严酷*令和繁重赋税。孔子心灵受到震撼。在礼崩乐坏环境中,他立志要重塑秩序,改革弊端,提倡仁爱忠恕,创建王道乐土。孔子“苛*猛于虎”的观点是“仁*”学说起点的标志,泰山是孔子仁心孕育的源泉。从孔子年少到33岁,自齐返鲁的语言中没有出现一个“仁”字。“仁”字反复出现在泰山问*之后,这说明是泰山问*萌发了孔子“仁”的思想,启迪了孔子的“仁”智,坚定了他“杀身以成仁”的*治品格,催生了他施“仁*”于民的理念。

05杏坛设教泰山

孔子最早的“杏坛设教”也许就在泰山“讲书堂”,孔府里的“杏坛设教”是后来建的景观。

大津口镇牛山口村最北部有“孔子讲书堂”遗址,庄名因孔子讲学遂改为“讲书堂”。孔子师徒在泰山考礼期间,被一片山坡杏林吸引,于是,大家坐下来边休息边讲学,这或许就是最早的“杏坛设教”。后人便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

孔子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办了私学,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七十二贤中齐、鲁两国占87%,宁阳颜回、颜路、孟懿子、南宫敬叔、秦丕兹、曾参、曾皙、荣旂,东平冉有、冉耕、肥城有子、新泰林放都是闻名青史的贤人,煅造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士子队伍。他们来自泰山周边,又回到泰山脚下广泛设帐布教,铸壮了泰山与儒家文化,成就了泰山中华文明主要源发地的地位。同时,形成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一直沿用至今的教育思想。

06“小天下”泰山文化坐标

“登泰山而小天下”给泰山注入了灵*,找到了泰山文化的精神坐标,引无数文人竞折腰,不来泰山修这一课,仿佛眼界格局低了一个大档次。

明代《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泰山区域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已发掘整理的有50余处,孔子开名人登泰山之先河,由于孔子的特殊地位和影响,使后代文人骚客竟起仿效。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余处碑碣石刻。

“登泰山而小天下”引出了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龟山操》、《邱陵歌》引出屈原、李白等人行路难的千古传唱;千百年来,人们登泰山不仅领略到其山体之壮美,也从中领略到激励自己攀登事业高峰的进取心,以“小天下”的开阔眼界胸襟审度自己德才学识。

07铸民族精神家园

孔子开创的众多先河,使历代士子文人步圣踪登泰山、歌颂泰山,才铸就了泰山璀璨夺目的文化,使泰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诗经?鲁颂》“泰山岩岩,峻极于天”第一次直接将泰山比德为天,给泰山纲纪天下的权威。孔子作《春秋》不仅记载了泰山举国同祭的历史,还保留了大量泰山史实,成为后人研究泰山的重要依据。孔子推崇的“礼”滋养了泰山璀璨靓丽的民俗文化。”泰山以.37米的高度成为中华民族的神山圣山,除了它的先天优势,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反哺泰山功不可没,铸就了它“五岳独宗”“冠盖华夏”的尊位。

孔子开创了名人登泰山之先河,开创了“苛*猛于虎”的先河,开创了“杏坛设教”的先河,开创了“文事武备”的先河,开创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先河,开创了“逝者如斯夫”的先河,开创了“小天下”的先河,使历代士子文人步圣踪登泰山、研究泰山、歌颂泰山,才铸就了泰山璀璨夺目的文化,使泰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猜你喜欢

1、《孔子与泰山》之一:孔子

2、《孔子与泰山》之二:泰山

3、《孔子与泰山》之三:泰山给予了孔子什么?

4、踏着孔子在泰山汶河足迹研学旅行

5、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但大家可知道孔母有多了不起吗?

6、从孔子向师襄子学琴,悟“学而时习之”之深意

阚兆成

赞赏是有尊重的学习

1
查看完整版本: 孔子与泰山之四孔子回报了泰山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