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cunxiaoji
文
吴延彩
久居平原,看惯了高屋大宅,阔院巨窗,乍遇这书中、影视上才见的山村,心仿佛被什么东西戳了一下。
村路崎岖而窄狭,路面凹凸而起伏。只有一两条主干路铺了水泥,还算宽阔,但也是随着山势蜿蜒陡缓,零落不整。那些没有铺上水泥的小街、胡同,土石混杂,高低欹斜;路边凌乱地堆着柴草、树枝、生活垃圾。因了地势,有的胡同逼仄,仅容一人蹒跚穿行;有的胡同短狭,短的只有一两户人家。还有很多半截胡同(我们这里叫夹胡道),杂草丛生,壁断垣残,蜷缩在已经废弃的宅院之间,诉说着不知几世几代遥远而沧桑的故事。偶尔有一块阔地儿,也算场院吧,场院里伫立着一座石碾子,碾盘因长久使用,已经凹成一圈石槽,碾子好像没有多大磨损,应该是里小外大的,方便旋转,不知怎么大头朝里了,碾架子也不是传统木质的,由一副铁架子代替了。我们都挺稀罕,分别插上木棍,推了推碾子。旁边一个伛偻的老人说,现在村民还在用,碾些玉米糁什么的。我谛视着这座石碾子,耳畔恍若有吱吱呀呀推碾子的声音,透过岁月的烟火袅袅传来……
街头巷尾,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一些老人或踽踽而行,或看着几岁的孩子,看我拿着手机不停拍照,操着浓重的方言问我们是干什么的。他们的话六分能听懂,四分靠猜度。老人大都还是农村几十年前的衣着,中老年妇女蒙着对叠成三角状的四方头巾,袖着手,脸上满是岁月的风尘。看我们西装革履,头面齐整的,肯定以为是扶贫干部下乡了解情况呢。知道了我们是来村里给同事的母亲吊唁的,无不热情地邀我们到家喝碗水,歇一歇。
最给我触动的是那些旧房屋、老宅院。
村里的旧房屋、老宅院得占了三分之一多,整个村北区更甚。这些宅院大都废弃、无人居住了,看情形,少说也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房屋都是典型的山村结构和形制——石头墙院,蓝砖青瓦,斗檐起脊,泥墙白灰;屋舍普遍狭小,每间房也就十平方左右。衰颓中透着古朴,简陋中显着幽雅。有的宅院还算完整,墙上的土坯已经风化剥蚀,白灰也零片斑驳了;土坯的泥墙呈现赭红色,有一种特别的时代感,勾起我内心深处一抹幽远的记忆。锈锁的大门上还贴着春联,给老宅院些许生气;厢房靠街的窗户上满是烟火熏燎留下的灰渍,显示着曾经的喧活与温馨,宁静与厚重。有的宅院几乎都是用石头砌成的,连屋脊、墙脊上的瓦也由大块儿的石片充任。院门相对高大,透着一种庄肃,石条过梁,青砖雕饰;门楣两边或墙壁腰间留着一个洞,供着神龛,里面有香炉;有的过梁两头还镌着字,或“自力更生”,或“忠厚传家”。印象最深的是一户人家,住着老两口,老头是退休职工,家境殷实;老太太拾掇得院里、屋里,利利落落,干干净净,虽然是土院、窄屋、老木门、老家具,但井井有条,纤尘不染。
那些大部分坍圮的院落,最看得我魄荡*摇。院墙已经倾倒(有的是为了安全人为推倒的),房屋已经坍塌,碎石瓦砾,半埋在剥落的墙灰坯土里;屋门窗扇,深掩在披拂的断枝残柯中。昏*的日光透过折断的梁檩或树木的枯枝照在残壁上,让人不禁悯意婆娑,心神黯然。那是怎样的一种了无生气啊,语言无以形容,只有亲眼亲历,才能体会荒凉、破败的含义。因无人打理,院墙和偏屋上爬满了各种藤蔓植物,荒草长出多高,披散在墙头和屋脊上,与堆积的庄稼残骸一块儿,“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站在这些破败的宅院前,总是疑心会有几只蛐蛐跳出来,几条蜈蚣、蚰蜒爬出来,几撮土鳖在墙根下拱着浮土,甚或一条蛇匍匐荒草中……宅院周围的树多是杨树、椿树、泡桐和苦楝,在乍暖还寒的春气里,恣意伸展着枝丫,枯守着一段曾经鸡鸣狗吠、烟火万家的日子。我心里莫名地疼,是什么让我心如芒刺?村里的老人说,这些老宅子都没人住,没人要了,年轻人一成家都搬走了,不能自理的老人也接走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老院、老屋坍掉。话语间透着一种无奈、苍凉和悲哀。
年轻人都搬哪去了?村南区。村南区大部分是新房新院,虽然也有旧宅院,但很少;院子也大、也平整,房屋也宽、也高大。好多都是楼房,二层楼,有的通体贴着瓷砖,楼顶是传统和欧式混搭的,大门或正屋顶上还有类似“谯楼”的建筑;屋顶上安着太阳能,大门轩敞漂亮,院里建有车库,街道、胡同似乎也比村北区宽阔很多。家家都贴着春联,“花开富贵门,竹报平安宅。”“喜迎新春春临平安地,笑接鸿福福到康乐家。”寓意吉祥,心愿美好。
站在村外,周围是丘陵式的田野,远处雾蒙霭绕,重峦叠嶂,那是泰山的余脉吧。碰到一位到自家菜地里挖萝卜的老人,老人说,这里的地都是按毫、厘分的。你像菜地,一家几毫,也就是两畦、三垄。我们惊诧了,在平原,人均都是按亩分地,这还不富裕呢,山区的百姓土地这么少,灌溉又不及时,怎么生活啊!这个村子还是个上千人的大村,也不算贫困,新泰市也是全国百强县。那些真正的贫困山村?……
时代的进步也许就是如此,落后与发展共在,贫穷与富裕并存。我想起了国家正如火如荼开展着的脱贫攻坚。
看着无法现代化耕种、收割的丘陵,业已和正在烧荒的瘦山瘠土,我仿佛听到一曲唢呐破空而来,幽怨,亢奋,悠远,柔韧……
银都文学
主编
审核:风逝
编辑
:一个嘚嘚寂寞先生
平台宗旨:力发原创,扶植新人;广交文友,共享美文。
投稿邮箱:yingduwenxue
.